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 > 中新健康丨一家三口吃蟹住院,尝鲜竟成高危行为?

中新健康丨一家三口吃蟹住院,尝鲜竟成高危行为?

中新健康丨一家三口吃蟹住院,中新尝鲜竟成高危行为?

2025-10-10 20:58:14 来源:中国新闻网 作者:田博群 责任编辑:田博群 2025年10月10日 20:58 来源: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:

  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(张静)金秋时节,健康蟹肥菊黄,口吃铜川市某某消防设备业务部正是蟹住鲜竟品蟹的好时候。然而,院尝近期宁波一家三口因食用自制生腌蟹,成高接连出现健康问题,危行其中一位阿姨甚至因脓毒性休克被送入ICU。中新经血培养结果证实,健康致病元凶为沙门氏菌,口吃正来源于那盘生腌蟹。蟹住鲜竟生腌食品中可能携带沙门氏菌、院尝创伤弧菌等致病微生物,成高对免疫力较弱的危行人群具有致命风险。这一案例提醒我们,中新在享受螃蟹美味的铜川市某某消防设备业务部同时,必须注重科学食用方法,避免健康隐患。

   螃蟹的营养优势

  螃蟹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,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。从营养学角度来看,蟹肉是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,对维持肌肉力量、预防肌少症具有积极作用。此外,螃蟹富含钙、铁等矿物质,钙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,铁则参与血红蛋白合成,对改善缺铁性贫血有显著帮助。

  吃蟹的正确方式

  想要安心享用螃蟹,需掌握科学的食用方法。以下5点建议可供参考:

  1. 烹饪:彻底煮熟,拒绝“生食、简单醉食”

  螃蟹生活环境复杂,体表、鳃、胃肠等部位可能携带细菌和寄生虫。因此,烹饪时必须彻底煮熟,建议水开后继续煮一段时间,直至蟹壳完全变红、蟹肉紧实不黏壳。若制作醉蟹,需选用鲜活螃蟹,并用高度酒腌制48小时以上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高颖指出,孕妇、儿童及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避免生食或醉食,以减少健康风险。

   2. 处理:去除“脏部件”,减少健康风险

  食用前需彻底去除螃蟹的四个“边角料”:蟹腮、蟹胃、蟹心、蟹肠。这些部位容易积累细菌和杂质,去除后可显著降低食品安全隐患。

  3. 食量:控制次数与分量,不贪多

  成人每次食用中等大小(约100-150克/只)的螃蟹以1-2只为宜,每周不超过3次。老年人、儿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需减量,建议每次半只到1只,并避免同时食用其他高蛋白食物,以减轻肠胃负担。

   4. 搭配:选对食材,避开“禁忌组合”

  推荐搭配姜末和醋调成的蘸料,既能去腥,又能中和蟹肉的寒性。紫苏叶也可与螃蟹同煮或摆盘,起到调和食性的作用。高颖医生解释,中医认为蟹肉性寒,而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消化液分泌,帮助分解高蛋白,紫苏性温则可减少腹胀、腹泻的风险。

  5. 时效:坚持现做现吃,剩蟹需“二次煮熟”

  螃蟹最好现做现吃,煮熟后存放时间越长,细菌繁殖风险越高。若确有剩余,需密封冷藏(不超过24小时),再次食用前必须重新煮沸10分钟以上。需注意的是,不建议反复加热,以免影响口感和营养。

   这些人群慎吃蟹

  尽管螃蟹营养丰富,但并非人人适宜。以下人群需特别注意:

   1. 高胆固醇、高脂血症患者

  蟹黄和蟹膏中胆固醇含量较高,食用后可能升高血液胆固醇水平,加重动脉硬化、冠心病等病情,建议少吃或不吃。

  2. 脾胃虚寒者

  常出现腹胀、腹泻、怕冷等症状的人群,食用性寒的螃蟹后易刺激肠胃,引发腹痛、便溏,应尽量忌口。

  3. 过敏体质者

  部分人对蟹肉中的蛋白质过敏,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红疹、腹泻,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呼吸困难,需绝对避免食用。

  4. 痛风、高尿酸患者

  螃蟹属于中高嘌呤食物,高颖医生提醒,这类人群食用后可能诱发关节疼痛,有痛风病史者需严格限制甚至避免食用。

   5. 肝肾功能不全者

  螃蟹中的蛋白质和嘌呤需通过肝肾代谢,肝肾功能较差者食用后会加重器官负担,影响病情稳定。

  6. 孕妇与儿童

  孕妇可少量食用彻底熟透的蟹肉,但需根据个人体质酌情控制;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完善,建议浅尝辄止,避免因消化能力不足引发不适。

    健康提醒

   1. 死蟹不建议食用

  螃蟹死后细菌会迅速繁殖,并产生组胺等毒素(高温无法去除),食用后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脱水等症状。无论是河蟹还是海蟹,死亡后均不建议食用。

   2. 澄清“蟹柿同食”误区

  “蟹与柿子同食会中毒”并非绝对,关键在于间隔时间和柿子选择。两者间隔2-4小时食用,选择成熟软柿子(鞣酸含量低),且每次吃柿子不超过1个,可降低不适风险。

  3. 不适及时就医

  若食用螃蟹后出现持续腹泻、皮肤过敏、心慌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需尽快就诊,避免延误治疗。

  只要掌握科学食用方法,避开饮食误区,就能在享受螃蟹鲜美的同时,守护好自身健康,让这份时令美味为秋日增添更多幸福感。(完)

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·生活频道

(责任编辑:热点)

推荐文章
  • 人民日报钟声:警惕日本战略走向的危险转向

    人民日报钟声:警惕日本战略走向的危险转向   高市早苗的涉台谬论暴露日本右翼势力极其错误、极为危险的历史观、秩序观、战略观,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必须对日本的战略走向高度警惕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公然在国会宣称“台湾有事”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 ...[详细]
  • 转存珍藏!中国黄岩岛高清大图来了

    转存珍藏!中国黄岩岛高清大图来了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天7月10日),《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》发布。结果表明,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,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。戳高清大图,看黄岩岛到底有多美。总台央视记者 贾盛云 蒋晓平) ...[详细]
  • 31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:10省份超两万元

    31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:10省份超两万元   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了31个省份2024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有10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两万元。 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 ...[详细]
  • 美国联邦调查局介入调查泰国曼谷酒店6名住客死亡案

    美国联邦调查局介入调查泰国曼谷酒店6名住客死亡案   当地时间17日,泰国总理赛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美国联邦调查局已介入调查16日发生在曼谷市中心一家酒店内的6名外国人死亡案件。  7月16日,位于曼谷市中心繁华商业区的爱侣湾君悦酒店一间客房内发 ...[详细]
  • 骑车也得“吹气”!北京交警夜查,非机动车纳入酒驾筛查,醉驾处罚

    骑车也得“吹气”!北京交警夜查,非机动车纳入酒驾筛查,醉驾处罚 昨晚,朝阳交通支队民警在朝阳区驹子房路南向北方向开展酒驾夜查。记者现场注意到,与以往夜查酒驾主要针对机动车驾驶员不同,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骑行人也纳入了酒驾筛查范围。昨晚9时后,朝阳区驹子房路上,车流渐 ...[详细]
  • 娅埃尔·布朗

    娅埃尔·布朗 △娅埃尔·布朗-皮韦  总台记者获悉,当地时间18日,法国新当选的国民议会议员举行首次会议选举议长,前议长娅埃尔·布朗-皮韦重新当选。  布朗-皮韦1970年生于法国东北部城市南锡。她曾是法国社会党成 ...[详细]
  • 全国高考本科录取通知:武汉大学仅511分,华南理工“断档”

    全国高考本科录取通知:武汉大学仅511分,华南理工“断档” 高考提前批的录取工作已经陆续完成,大家关心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录取已经启动。通过各省陆续发布的投档分数线来看,今年我国高校在西北地区的招生明显“暴冷”。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两个因素制约素, ...[详细]
  • 被蚊子叮后 为何有人起红点有人起包?

    被蚊子叮后 为何有人起红点有人起包? 立夏之后,北京的天气逐渐炎热起来。气温升高的同时,蚊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!蚊子这些小东西,让人恨得牙痒痒,却又无可奈何。恼人的嗡嗡声在耳边回荡,不仅干扰我们的生活,还会在我们的身体上留下独特的“印记”。 ...[详细]
  • 乌称1200名乌被俘人员将获释 俄方暂无回应

    乌称1200名乌被俘人员将获释 俄方暂无回应   当地时间11月15日,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经过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谈判,双方同意按照此前在伊斯坦布尔谈判商定的换俘协议,准备释放1200名乌克兰被俘人员。△乌克兰国 ...[详细]
  • 这是西班牙的胜利,更是足球的胜利

    这是西班牙的胜利,更是足球的胜利 在遥远的东方古国,有一则古老的寓言。相传每一条鲤鱼都有一个自我实现的梦想,要实现梦想就需要跃过一道大门。此门坐北朝南,代表着锦鲤所能达到的最巅峰高度,跃过他便可以脱离鱼身,化而成龙。这个寓言后来传播到 ...[详细]